今年上海首个“酷暑日”
(相关资料图)
一出梅,阳光就势不可挡!
今天下午
上海徐家汇站今年首次突破37℃
今年上海第一个酷暑日出现了!
根据上海中心气象台发布的数据
15时左右
上海各区气温基本上都飙到了37℃
气象上一般以日最高气温35℃
作为高温的标准
达到或超过37℃以上时称酷暑
去年
上海第一个酷暑日出现在6月23日
徐家汇站最高气温为37.2℃
出梅、入伏、酷暑三碰头
出梅、入伏、酷暑三碰头
高温橙色预警高挂
今天12时44分
上海中心气象台
更新高温黄色预警信号为
高温橙色预警信号:
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影响
预计本市今天的最高气温将超过37℃
高温黄色预警信号
更新为高温橙色预警信号
请注意防范强高温
对工农业生产、人体健康的不利影响
确保生产、消防、用电等方面的安全
据中国天气网
今年头伏期间
我国南方部分地区
将维持大范围高温闷热的天气格局
有几个区域被特别点名——
天津、河北、山东、河南、新疆、
湖北、湖南、江西、浙江、福建、
广西、海南等地的部分地区
热力值拉满
上海不在榜单中
因为15日前后副热带高压东撤
高温略有缓解
最高气温将降至34℃左右
明日天气
明天上海将延续今日热度
最低29℃,最高37℃
偏南风3~4级
相对湿度80%~35%
不仅白天热到冒泡
连夜间气温也可接近30℃
真的是从早热到晚
明天大部分时间以多云为主
但由于大气中不稳定能量累积
午后到傍晚还存在热雷雨可能
对降温作用不大
体感犹如下开水
天气趋势
酷热体感在本周五达到巅峰
最高可达38℃
本周六起,副热带高压东撤到海上
高温略有缓解
最高气温下降至34℃左右
但最低气温依然有29℃左右
大家熟悉的夏日午后雷雨也将频繁出现
防暑、防雨两手都要抓!
警惕这两类
中暑高风险天气
高温笼罩下
“热射病”频繁登上热搜
根据过去十年上海市民的中暑情况
上海市气象与健康重点实验室发现
上海地区存在两类容易被忽视的
中暑高风险天气
①
出梅后出现首个持续3天及以上的高温天气时
中暑的风险非常高
这可能与社会及家庭层面预防措施不充分
以及身体机能尚未完全适应有关
②
当白天和夜间的气温都比较高时
也就是当日最高气温超过35℃
日最低气温超过27℃的时候
中暑的风险会远远高于
单单白天出现高温的时候
应对这两类情况需要注意以下几点:
※ 关注高温预警,减少外出和户外工作时长
※ 及时补充水分和盐分
※ 及时开启空调
老人尤其需要注意
上海城市夜温较高
不开空调对身体影响较大
开空调时要注意室内外温差
空调设定温度不宜太低
入户出户最好有个适应过程
详戳视频
↓↓
三伏天“晒背”养生?
近日网上掀起一股“晒背风”
引发关注
热传的“种草”攻略认为
这是“不要钱的‘天灸’”
可以祛寒湿、减肥等
据现代快报报道
网友们提到的“三伏天晒背”
主要是为了养阳
最佳体验时间
在初伏、中伏、末伏这三天
这样做是为了
让体内的伏邪排出体外
不仅能驱寒保暖
还能缓解抑郁、改善体质、改善肤色
不仅网络博主们在晒背
也有明星晒出晒背图!
对此,医生提醒:
不要盲目跟风!
7月10日
南京医科大学二附院
主管营养师梁婷婷表示
中医上讲,“三伏天晒背”
有祛除体内寒湿气的功效
梁婷婷说:
“晒背时间需要注意。
在早晨太阳不是很强烈的时候晒一晒,
时间不宜过长,
不要在中午或下午的烈日下暴晒,
避免晒伤。”
梁婷婷建议:
“三伏天”减肥
需要科学合理地安排饮食和运动
睡眠和休息也是很重要的因素
想通过单纯晒一晒就达到减肥目的
是不科学也是不合理的
“减肥需要管住嘴、迈开腿,
做好合理的规划,自律锻炼。”
也有医生提醒:
火气旺盛的人不建议晒背
不要盲目跟风
要根据自己的体质量力而行
来源:东方网、上海市天气、央视新闻、中国青年报、新华社等
记者:包永婷
编辑:柚子、小能手
审稿:卞英豪